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張嘉洋 喻建兵)
為進一步推進新時代監獄工作法治化、社會化建設,深化獄務公開,增強執法透明度,讓社會各界近距離感受監獄執法理念、執法環境以及服刑人員改造工作成果,讓監獄走向社會,讓社會了解監獄。5月26日上午,津市監獄舉行了監獄開放日活動。參與活動的50余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刑人員親屬等各界人士代表走進高墻,零距離了解津市監獄監管改造、內部管理、平安監獄建設等情況。
參觀人員代表團走進津市監獄
5月26日上午,參觀人員準時到達監獄大門,一路途經了涔澹文體廣場、青園公園、柳葉公園等獨具津監特色的“打卡點”,在第一押犯點一樓階梯教室集合。通過觀看監獄宣傳片、聆聽現場講解等形式,在窗外流水潺潺、綠樹蔥蔥的生態環境中初步了解津市監獄圍垸改造、農業開墾、分散關押、現代化集中關押等發展歷程和“不畏艱辛、艱苦奮斗、平履坎坷、敢為人先”的人文精神,對津市監獄這個大型農場監獄有了一個“初印象”。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人員完成安檢進入了第一押犯點監管區,了解該獄結合津市市地理文化特點,以渡為引,建立的以“擺渡”為主線的改造文化。在一監區、八監區,代表團先后參觀了習藝現場、生活區、監舍等,了解監區整體功能結構、現場管理等情況和按照“一區一品”總要求形成的富有監區特色的改造文化。在生活區,大家重點觀摩了服刑人員興趣小組的創建形式和書法、剪紙、拼圖等文化作品,了解了“紅黃藍”分類管理模式和滿足服刑人員日常生活需求的儲藏室、浴室、開水房、洗衣房等各種功能房。在參觀過程中,每名服刑人床位前都寫著警官寄語、記錄改造生活點滴的“床頭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代表團參觀服刑人員習藝現場
一路行至教學樓前,參觀人員集體觀看了該獄服刑人員表演的6個原創節目,有展示該獄改造文化特點的群舞《船工號子》,有雙人舞《不過人間》,還有情景劇《真的想回家》、歌曲串燒等。這些節目均為服刑人員興趣小組自編自導。其中,由其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高墻的遙望》反響熱烈。
在教學樓二樓,代表團參觀了該獄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系統了解了團體心理輔導室、心理測評室、個體咨詢室、沙盤治療室等功能室的主要用途,傾聽了該獄服刑人員矯治工作的制度、手段方法和特色心理矯治品牌的建設工作。在后勤監區,現場參觀配備了各類炊事機械器材的大伙房,了解了該獄的一日三餐食譜和吃飽、吃熟、吃衛生”的伙食管理標準。
代表團參觀大伙房
離開監管區,解說人員還向大家簡要介紹了該獄第一押犯點風光帶、廉政公園、辦公大樓、備勤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拎包入住的備勤房、提供免費干洗服務的洗衣房、器材完善的健身房、功能齊全的工會活動中心也讓人進一步了解了該獄暖警惠警的系列舉措,感受了從優待警、文化強警的濃厚氣息。
“第一次來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覺得特別有意義,通過參觀和近距離體驗,讓我們對監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完全改變了以往的刻板印象,同時也給我自己上了一堂生動的警示教育課!”一名參加活動的群眾興奮說道。
現場參觀結束后,在座談會上,服刑人員親屬、大學生代表結合所看所感進行了發言,大家暢談了參觀感受,并結合各自的職業身份、認知視角提出了意見建議。
座談會現場
黨委書記、監獄長陳紅輝表示,舉行監獄開放日活動不僅是為了讓社會了解罪犯的學習、勞動、生活情況,更是充分彰顯新時代監獄公平、公正、公開執法成果。津市監獄也會虛心接受大家所提的意見建議,牢牢錨定思想理念現代化,不斷優化升級體制機制,堅持實干實績為導向,努力打造獨具津市監獄特色的監獄工作品牌,以一流業績彰顯新時代監獄新擔當、新氣象。
短短三小時的時間,內涵豐富的改造文化、風景宜人的工作環境、標準規范的管理模式、警察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讓大家連連點贊,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黨委委員、副監獄長楊驥表示,本次監獄開放日活動的順利舉行是津市監獄獄務公開的一個縮影,讓社會及罪犯家屬進一步了解了監獄工作真實面貌,更好地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從而不斷增強監獄執法透明度,提升執法公信力。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周萌
來源:湖南法治報